脑梗塞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心脑血管疾病,一般起病突然,后果严重,常见有口眼歪斜、语言不利、偏瘫等症状。脑梗塞患者如果能够积极的做相关的治疗,然后再辅助适当的护理工作,将会大大的减轻疾病对自身的伤害程度。对于护理方法一般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及严重程度决定。
脑梗塞病人的日常护理
1、床上运动
脑梗塞初期患者,基本不具备下床能,所以他们就需要做适当的床上运动,来防止肌肉坏死的状况发生。如来回翻身、做手部抓挠和伸腿的动作等等,这样做会大大的缓解其自身的病情。
2、康复训练
脑梗塞的患者如果已经具备了下床走动的能力,就需要做一些康复训练。康复训练包含神经方面和肢体方面。在神经方面,患者需要多多的用脑以及与人沟通。
肢体方面,就需要适当的做一些运动,如站立抬腿和慢走等等。如果好好把握这个阶段的康复训练,可极大促进其脑部的血液循环,进而加快其身体的恢复速度。
3、饮食护理
除了多吃一些利脑的食物之外,还需要适当的吃一些降压和降血脂、血糖的食物。因为过高的血压、血脂和血糖会加重患者脑部血管堵塞的程度。此外,患者还需戒烟戒酒,以及远离辛辣、刺激的食物。
4.心理疏导
老年脑梗患者的情绪特点是悲观失望、孤僻、烦躁、易激动、以自我为中心。这时家属应关心体贴患者,并给予他们安慰和鼓励,多与患者沟通,解除他们的顾虑,稳定患者的情绪,耐心细致地为病人整理生活,使其自觉配合治疗,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。
脑梗塞病人护理要尽早
脑梗塞会留下许多后遗症,如偏瘫、失语、头晕头痛等,多数通过积极、科学的综合康复治疗,大部分病人可以达到生活自理。康复宜早进行,病后六个月内是康复的最佳时机,半年以后由于已发生肌肉萎缩及关节挛缩,康复的困难较大,但同样也会有一定的帮助。
微信扫一扫
订阅号
微信扫一扫
视频号